在17日的聯組討論會上,政協委員們圍繞落實“十二五”規劃,進一步深化深港合作的問題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發言。中共深圳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張思平聽完發言后肯定了委員們參政議政的熱情及廣闊的視野,并表示,與其說是深港合作,不如說是深圳進一步學習香港在法制、社會建設方面的成功經驗。市政協副主席陳思平、姚欣耀等出席會議。
港澳臺僑和外事委員會城市發展小組建議,參考香港的畢打街在主干道十字路口設立下沉式通道,避免過多的交通燈。市政協常委李治民提出,在舊城改造中可參考香港立法,降低開發商收購業權門檻同時保障業主權利。
多數委員將下一步深港合作的著力點定位在前海上。根據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總體發展規劃,市政協委員龔永德建議通過讓從香港往返前海保稅港區工作的個人在香港繳納薪俸稅從而增加該片區對香港高端人才的吸引力;創投界的委員黃荔提出前海依托毗鄰香港的優勢,成為人民幣資本賬戶開放的風險可控的先行試點;普華永道華南首席合伙人張展豪委員進一步提出應該讓前海合作區內企業能夠在香港進行人民幣籌資,或者在港人民幣能夠到前海投資。
張思平表示,深港合作還很不夠,很多方面實際上是深圳向香港學習。深圳的高樓大廈也許比香港多,但在社會建設上深圳與香港還有很大的差距。前海開發不是建立CBD,難在制度、體制、環境創新上,需要深港合作進入更高層次。